Albert問道:要不要去檜意森活村走走??
Bonnie:那邊有去過了,比較想去獄政博物館
Albert查了一下資料:也是在檜意森活村附近而已
來到嘉義獄政博物館時剛好是正中午,先到附近吃完午餐再繞過來,
這裡不能自由參觀,是採取定時導覽制度,不用預約,
門口的告示牌上寫著,每週二至週日開放9:30、10:30、13:30及14:30等4個時段定時導覽參觀,
我們是參加13:30的時段。
時間還沒到,門口就等著一堆人了,Albert讓我們先下車,他到附近去停車
時間一到,大門打開了,這天分成二組導覽,我們這組是由右邊的婦育館開始,
導覽人員表示在這裡因為尊重人權,稱犯人為收容人,這間是女收容人接見室
曾在電視上看見收容人和家屬在這樣的場景透過電話面談的畫面
不過這間比電視上演的小間吔XD~
幫媽咪拍一張,媽咪露出哀傷的神情
準備進入婦育館
婦育館是女收容人生活的地方,設有獨居房、二人房、五人房及雜居房
女收容人的小孩因母親入監服刑無人照顧,所以跟著母親一起入監,設有一個收容三歲以下小孩的處所,
走道二旁即是關受刑人的房間
獨居房的空間非常狹小,比家裡的廁所還小,
木板空間裡只有一個馬桶及一扇窗戶,在這小到不行的空間裡待著應該會得憂鬱症吧!
此刻感覺自由真好
左圖有蓋馬桶是關女收容人的地方,右圖無蓋馬桶是關男收容人的地方
這間大一些,應是二人房~三人房
育嬰室(遊戲室)~收容三歲以下小孩的處所,
法律允許女受刑人帶著三歲以下的幼童一起入監服刑,為了方便照顧和集中管理,設有育嬰室,有搖籃和小木馬
開放室澡堂和廁所
日新堂
導覽人員表示這個密閉狹小的水池,是關特別不聽話受刑人的地方~水牢
全身泡在冷水裡,只露出頭部,感覺很殘酷的懲罰
天呀~要是腳酸了該怎麼辦?光是想想就很可怕
不知有沒有人被關死在裡面....Bonnie開始覺得頭暈暈的,媽媽說她也是,
嘉義監獄內共有四座工場,第一工場是展示關於監獄重要文物
這個空間裡有展示全台各監獄的模型
舊嘉義監獄建造於1922年,當時為台南監獄嘉義支監,目前收容人全移置鹿草監獄,
在法務部的努力下,將這座歷史遺跡保留並做為博物館用途。
作品展示:左邊的鞋印才下午,右腳已黃昏、鎖心、.....
導覽人員開玩笑的說道:在外面看到子彈別亂撿,也許該子彈是穿越人體過的
來到男受刑人開放式的浴室
Albert表示以前當兵也是這樣洗的
Bonnie:裡面有淋浴設備呀
Albert:那是等級較高的大哥在洗的,小弟只能在外面洗
跟著導覽人員來到男受刑人的牢房
因為「男尊女卑」的觀念,男受刑人的送飯窗口位在上方,女受刑人的送飯窗口位在下方,
木門及鐵窗皆十分牢固
看著這窄小的空間,厚重的牢門,沉重的心情,頭暈的令人挺不舒服的,
男受刑人的牢房範圍還蠻大的
牢房的上方設有空中走廊(空中巡邏道),導覽人員說他們稱為貓道,
監獄人員可從上方往下監視牢房裡的狀態,觀察每一間牢房的動靜
可從這個鐵梯爬上去貓道
白袍下的聖物,監獄內的小型診所,設有病床,
在這裡躺著肯定是比在牢房裡舒服的啦
受刑人的花燈作品,挺有創意及巧思的,只要受刑人有想法,便會提供材料供其製作
冠軍作品被買走了
手銬、腳鐐的刑具展示,好粗的鐵鏈呀!
嘉義舊監獄為賓夕凡尼亞式監獄,其特徵為在中央有一座扇形台來管理周圍呈手掌狀放射出去的囚房,
三條放射狀男監舍分別為智、仁、勇三舍。
以中央台為中心,三條放射狀的牢房延伸而去,走道的情況一覽無遺,
中央台裡設有一座神龕,過去在日治時期供奉著天照大神。
典獄長室
嘉義獄政博物館是個很有意義的地方,前後參觀時間大約一個小時
進到狹小、幽暗的牢房空間令人感到快要窒息,待久一點應該會瘋掉吧
透過親身體驗之後,真的要珍惜自由。
獄政博物館
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
嘉義市維新路140號
網路資訊:
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嘉義監獄搬遷至鹿草鄉新設建築,原地之舊監改設為嘉義監獄嘉義分監,此後逐漸減少收容受刑人的數量,直至目前為止完全沒有受刑人收容於此。
「獄政博物館」是全國唯一以「監獄建築、法治矯正教育」為主題之博物館,肩負古蹟導覽、文物展示、法治教育、典藏研究、觀光遊憩等功能。
就導覽主題而言,針對監獄之歷史建築與特殊之空間形式,如舍房 、中央走廊、戶外場域等,以及保存維修策略與技術進行圖文並茂的展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