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(1).jpg  

到龍過脈森林步道,搭火車過來很方便,步行到步道口大約10分鐘

林內火車站是一個小而美的車站

但我們是自行開車來,出門晚,到這邊已是中午,到林內火車站附近用餐

 

時間記錄:10:00出門,11:00來到林內火車站附近吃午餐,12:50由濟公廟開始走,4:40回到停車處

 

日期:2025.01.19(日)

 

林內火車站出來直走是成功路,橫向這條是中正路

 

這裡有龍過脈步道1和龍過脈步道2(鐵管坑線)的牌子

 

Bonnie由火車站出來右轉,沿中正路步行,

 

 

P_20250119_1140201.jpg

網路資訊:

龍過脈步道的名稱來自其獨特的地質地形。步道主要由砂岩和頁岩構成,經過歲月的侵蝕和風化,形成了蜿蜒的龍脊狀地形,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山脈之中。

林內山脈和草嶺、南投縣竹山鎮層峰疊擁,相傳從雲林的草嶺和南投竹山交界處俯瞰,

林內境內山脈稜線狀似一條龍的背脊,視線挪移到濁水溪與清水溪交會口時,又像是龍汲水,當地人將這條蜿蜒的山脈稱為「龍過脈」,

 

龍過脈森林步道位於林內鄉境內坪頂的山麓下,貫穿紫斑蝶的遷徙路徑,
步道串連林內鄉林中村、林南村及坪頂村,步道共有三個入口,
入口一 在林內公園、濟公廟,是附近民眾最喜歡的運動休閒場所,(龍過脈森林步道3)
入口二 鐵管坑段、開復廟(龍過脈森林步道2)
入口三 坪頂段,也是整個步道精華所在


還有最少人走的斗六東路段(此路段竹林路,加上較偏僻,斗六東這路線最少人走)、廍坑段因坍塌荒廢嚴重不通,

花費時間:2H~4H(一般登山客2H,我們有長輩及小孩同行4H)

 

P_20250119_1129020.jpg

沿著中正路走,右手邊看到鄉公所時,由左邊路口一間小7轉進來,就會看到一座很大的鳥居,寫著「林內公園」。

第一座鳥居就在中正路轉公園路的路上

從林內火車站步行到第一鳥居約10分鐘左右。

 

P_20250119_1239460.jpg

車子可導航到淵明國中或林中國小

自行開車可停在開復廟或濟公廟前的廣場,停車非常方便,

Albert載著媽媽,所以將車開到淵明國中、林中國小校門前,Eva的車停在濟公廟

所以如果不想爬這些階梯車子可直接開到濟公廟

 

Bonnie想體驗曾經是神社參道的石階,選擇走路上去

 

上階梯經過第二座鳥居後,即是淵明國中與林中國小大門前停車場

 

林內公園一帶的鳥居及石燈籠皆是日本神社遺跡

 

 

P_20250119_16414340.jpg

林中國小

P_20250119_16420318.jpg

淵明國中圍牆邊的楓葉

 

P_20250119_1248442.jpg

繼續爬階梯往上,第三座鳥居就是第二座鳥居再往上走即可抵達,

第三座鳥居位在濟公廟前,這座鳥居是三座鳥居中最高的一座,

走上來之後回首,整個視野相當廣闊

P_20250119_1249083.jpg

來到龍過脈步道入口處的濟公廟是林內鄉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

廟前廣場非常大,旁邊有一大片空地可免費停車

 

網路資訊:
林內神社的社殿已經被完全拆除,改建了濟公廟,神社拜殿的位置是今日濟公廟的正殿,而神社本殿的位置則是濟公廟後方的孔廟。雖然神社主體建築已不存,但濟公廟三川殿門前的一對石獅,是原本的林內神社狛犬。濟公廟旁的公園裡頭可以看到不少神社的殘件,包括一些不完整的石燈籠,以及幾塊用途不明的石塊。廟後,便是林內公園,樹林茂密,來此運動的人群甚多

 

P_20250119_1256504.jpg

上完廁所後取廟左側登山口進入,入口處蓋了一個新穎的休息區

P_20250119_1257015.jpg

沿水泥階梯而上,環境相當清幽

P_20250119_1309346.jpg

龍過脈步道的階梯很多,蜿蜒的稜線步道展望很好,像在龍背上上下下,

幸好這天的天氣不會太熱,所以步道走起來還算是蠻舒服的

P_20250119_1311007.jpg

P_20250119_1320428.jpg

一段上下上下之後來到叉路口

指示牌:左往鐵管坑184M,直上觀景台67M

直上是又長又高的階梯,如果不想要往上走,也可以直接往左邊走下去鐵管坑,

Bonnie和Albert、Eva先取直上的階梯,上到觀景台,視野很好,

網路上稱之為「斷奶仔嶺景觀平台」,看一下風景再返回

這裡屬低海拔,有蚊子,要做好防蚊措施

P_20250119_1330181.jpg

返回叉路口取右下切往鐵管坑,一路下切,

接上水泥產道,左往開復廟530M,右續行龍過脈森林步道294M,我們取右續行

P_20250119_1331182.jpg

P_20250119_1343473.jpg

走過小橋就要開始走階梯了

P_20250119_1344349.jpg 

 

P_20250119_13562912.jpg

P_20250119_13530811.jpg

P_20250119_1345364.jpg

P_20250119_1353175.jpg

P_20250119_1354126.jpg 

P_20250119_13481310.jpg

指示牌:右往坪頂段入口1180M

有一「蓪草-撐著一把大雨傘」解說牌

P_20250119_1404547.jpg

看上去非常陡長的鋼構棧道

P_20250119_1421298.jpg

走了一段上來之後往回望

P_20250119_14194513.jpg

走上來之後是一個觀景平台~「兔仔嶺景觀平台」這裡有設置小型的運動器材,

可眺整個林內的景色,視野很棒,非常壯闊。

P_20250119_14195414.jpg

辛苦果然是有代價的,遼濶的視野,微風徐徐,舒服極了~

P_20250119_14201715.jpg

P_20250119_14204316.jpg

P_20250119_14221018.jpg

有幾張椅子可供休息賞景 

P_20250119_14220517.jpg

媽媽表現很棒,在這裡休息30分鐘,聊天、發呆、吃東西、拍照…

P_20250119_14275119.jpg

P_20250119_14293020.jpg

在這裡休息時,看到上來的山友都走往坪頂出口方向走,那邊不是要繞很遠嗎?

媽媽開玩笑:那是人家住那邊,所以往那邊走

後來,一個..二個..三個..上來的都往那邊走,我們開始覺得好奇

 

我們待了30分鐘鐘後,原本打算原路下山,但後來看到返回的山友說再往前一小段有一個更高的觀景涼亭

既然不遠,那就過去看看取左續行,往坪頂出口方向走

P_20250119_14413122.jpg

我們走了一小段的土徑,一個水泥上坡完又一個水泥上坡,就是沒看到那個只有一小段的涼亭

媽媽:被騙來走這個一小段,連休息喘氣也要站在斜斜的坡道上

對媽媽來說是比較辛苦一點,今天人員的組合比較適合到剛才的景觀平台就好

P_20250119_14412621.jpg

指示牌:龍過脈森林步道(坪頂段入口)380M & 觀景涼亭460M

續往坪頂段,這一帶是雜亂的竹林景觀

P_20250119_14422323.jpg

來到水泥產業道路終點,又接回步道,

這種山林小徑看起來挺愜意的

P_20250119_14454524.jpg

這一段的風光也不錯,第一次走倒也新鮮,我們也終於看到了山友口中的涼亭,位在好高好高的地方

走第一個的Bonnie回頭向後面這幾個老弱婦孺說:「你們不要被嚇到喔,涼亭在那裡」,Bonnie指著遠方的山上

P_20250119_1446139.jpg

有些路段曝曬在陽光下,冬天的陽光是溫暖的,要是夏天來就會汗流浹背

這一段是有欄杆圍住的稜線

P_20250119_14461825.jpg

右上方的涼亭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

P_20250119_14473110.jpg

有一小段竹林景觀

P_20250119_14482611.jpg

一處狹窄的土牆小路,和剛才的廣闊景色有很大的對比,像是小版的「一線天」

P_20250119_14483912.jpg

P_20250119_1448480.jpg

P_20250119_1450001.jpg

橫生路徑的枝幹,上頭有「小心碰頭」的警語牌。

P_20250119_14561926.jpg

走上一段階梯,

P_20250119_15003732.jpg

來到龍過脈步道坪頂段入口觀景涼亭,

P_20250119_15002313.jpg  

林內山的石虎,沿途只看到告示牌,沒看到石虎的蹤跡

P_20250119_14570327.jpg

今天的終點--「龍過脈-坪頂觀景台」

P_20250119_14590431.jpg

這裡的高度比兔仔嶺觀景台高55M,遠方霧茫茫,不清淅

P_20250119_14575828.jpg

 

P_20250119_14583729.jpg P_20250119_14585730.jpg

休息完,是要原路返回或是?

經過討論,大家想走繞大圈的馬路下山,不想走原路,小休後順產業道路往坪頂村走。

P_20250119_15081914.jpg

沿柏油路走,進入坪頂村,一路都是好走的產業道路,大家一路聊著天,
通過民宅,看到棵坪頂百年老樹~芒果樹與九重吹

P_20250119_15105333.jpg

沿著雲61線鄉道,來到了丘陵頂部的聚落,這裡是「坪頂」

很多聚落位於丘陵頂部,都稱為「坪頂」,

經過一排住家,這些住家每天都有寛闊的景觀可看,坪頂社區的門牌是色彩繽紛的蝴蝶造型,很特別

P_20250119_15152134.jpg

P_20250119_15154535.jpg

坪頂崩塌觀測站 解說牌

P_20250119_15163236.jpg

Albert表示若走馬路繞出去還要走很遠,這裡有新做的階梯可下到谷底,走這邊的小路可省一些距離,

於是我們離開頂部後,從這個溪谷下山,

嶄新鐵欄杆水泥梯直接接上坪頂的林北大坑步道,再連接回原來龍過脈登山入口的主線,也是一個O繞路線

P_20250119_15215115.jpg

鐵梯下來接上泥土路,路不平又有大小階,這一段對媽媽蠻吃力的

P_20250119_15301016.jpg

再往前走一段便接上水泥路,這裡好像是一條荒廢農路,沒看到其他山友,再走一段,路變寛了,有車子進出

沿途有種果樹,有涼亭,還有一個林北大坑籃球場,這裡偏僻荒涼,人煙稀少,有人會來這打籃球嗎?感覺利用率不高

這條路線一路走過來,前段沒什麼整理,後段越靠近村莊就比較有人氣一點,不知是不是還沒整頓好的路

接著一路會看到「往車站」的標示,應是在指引給來爬山的人看的吧

這裡已是林內車站附近了

P_20250119_16291137.jpg

之後看到幾間三合院、土角厝等古厝建築,平時住在偏都巿裡的我們也感受到了鄉下風情,

由大坑的巷子接出來馬路,這裡林北村牌子很有趣,

我們開始在村莊裡面繞來繞去,鑽小巷、小路,經過奉天宮,當地人稱「石頭公廟」,這裡有廁所及飲水機,大家在這裡休息一下,

旁邊即是林內國小操場,操場上有人運動、打球

接著繼續社區巡禮,有經過一處旁邊是樹林的地方,樹上有一大群大大小小隻的台灣獼猴覓食中,這附近的住家有做鐵窗、鐵欄杆,

應該是飽受猴子侵擾吧

P_20250119_16301138.jpg

社區牆面的漂亮彩繪

P_20250119_16303917.jpg

轉彎處都有有龍過脈步道的路標指引

P_20250119_16331339.jpg  

開復廟旁的蝴蝶意象,一個小而美的公園

 

接著路過開復廟,廟面寬廣亦可停車。

續行車道即是往濟公總堂,此處可看到橫在空中--藍色的大水管(斗六大圳),表示即將抵達步道折返點。

我們由林中國小後門進入穿越到前門停車處,結束這趟龍過脈步道健行O型走。

 

 

林內鄉龍過脈森林步道位於林內坪頂的山麓下,貫穿紫斑蝶的遷徙路徑,擁有自然的景觀,全長約4.2公里,林務局推薦百條步道之一,

龍過脈森林步道的海拔不高,走在稜線上,可欣賞稜線的壯闊景緻

停車方便,可運動、賞景、健身,

坐在高處觀景涼亭望向遠方,遠處視野遼闊

一個人發呆蠻不錯的,或一群人聊天、吃東西,感受徐徐微風拂面而過,也是倍感舒服涼快

 

搭火車來也只需加走10分鐘的路程

車子可以停在開復廟(有廁所)、林中國小,或停在濟公廟(離入口最近,有廁所),

可到百年老樹或依自己腳程原路回程走,回程再走鐵管坑出口回開復廟,往開復廟的水泥路很好走

算是短程好走的步道,老少咸宜的親民路線,適合親子及長者同行,只是我們又加碼走進坪頂村,下鐵梯接到谷底,繞了一大圈。
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nnie 的頭像
    Bonnie

    塗鴉記事。語中天堂

    B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