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曾向老公抱怨說今年沒帶我去賞芒和賞楓
看到A同事上週去奧萬大野餐、B同事本週熱血衝福壽山一日來回
週末又從FB上看到彰化山協本週要辦馬那邦山的活動
心裡真的按捺不住那顆早已飄向山林的心...XD~
造訪日期:2016.12.18 成員:Albert、Bonnie、妍妍(國一)
(此圖取自網路,若有侵權再請告知)
週六晚上和老公提議週日去馬那邦山爬山,他上網稍微瀏覽一下,Google了解路線,
親子爬山考慮的比較多,需衡量對小朋友的登山難度指數~地形的困難度及路程的偏遠度,
帶孩子到郊外欣賞大自然美麗的容顏是好事,但要是小朋友走不完,苦的也是大人呀!
隔天叫了二個小朋友起床準備,瑾瑾馬上表明不去爬山,
Albert因為考量馬那邦山對瑾瑾有難度而順她的意,讓她待在家裡和奶奶作伴,
8:00出發,走台3線,在路上的便利商店買了麵包、御飯糰,
哈~還買了咖啡,旅遊途中來杯咖啡算是給自己的小確幸
(假日喝咖啡可以和幸福畫上等號,我很容易滿足吧!XD~),
由台3線右轉進苗55,經過第一停車場,看到幾輛遊覽車,哇~看來今天的同行者很多呀!
馬那邦山是屬於不同點進出的路線,因此有九人座接駁車往返於停車場與登山口之間,一人來回250元,
大部份都是載坐遊覽車來的登山客,當然散客也是可以坐啦!(詳情請洽當地業者)
過了第一停車場,來到南北線分岔路口,直走通往上湖登山口(北線登山口),取右上則通往天然湖登山口(南線登山口),
要是打算搭11號公車體驗O型路線,不管車停哪裡,大約還要步行4公里的產業道路,
我們隨著指標往前行駛,只見產業道路愈來愈窄小
網路資訊表示可將車子開至北線的「錦雲山莊」附近的停車場,
因為不知再往上是否還有地方可停,於是將車子停在「義和停車場」,
要是選擇O型路線,車子開的愈接近登山口也不是什麼好事,還是得繞一圈走回來牽車,只是早走晚走的差別而已
「義和停車場」就是上圖妍妍站的對面,只是車子要左轉進入時,因為坡度的高低差,右前輪會稍微抓不到地而空轉,
Albert試了幾次,還是選擇先直上再倒車入庫的方式,四輪傳動車當然就沒這種問題啦!
造訪的當天是不用收費,停好車,開始步行往上,
這種涼涼又暖和的天氣爬山最舒服了,但走了一會身體開始發熱,又覺得穿太多了,呵~
沿著產業道路不斷爬升,途中可依循「錦雲山莊」的牌子前進
道路約為一輛車寬左右的產業道路,因此會車極為不易
接駁車正在來回接駁遊覽車的登山客,不時呼嘯而過,得瞬間移往路旁閃躲,
途經錦雲山莊
路旁不時會出現里程告示牌
往下看的景觀不錯,還可以看到剛剛停車的地方。
Albert指著下方,一直說:我可愛的車車在那裡...
Albert一個人自得其樂,Bonnie和妍妍都不想理他 XD~
一路產業道路彎彎曲曲陡上,感覺愈來愈窄,光走這段產業道路就挺累人的呢,還沒到登山口就力氣耗盡了...苦笑
不過還是不建議將車子開到太上面,因為登山口沒有停車的地方
而且9人座的車輛來來去去,根本無法會車,
倆父女一直調侃我說是誰要我們來爬的呀!真是太可惡了...
原本有一對中年夫妻走在我們前方,在這個上坡的轉彎處,那位太太打算折返
那位太太:「前二天才去爬完天梯,腳還累著呢,老伴說他要走,我下山等他」
接著我們又開始打趣,「我們有理由了,就算折返遇到人問起,我們可以說前二天才去爬完XXX,體力還沒恢復,....」
走了好長一段路,沿途出現了楓樹、芒花,
Albert得意的說:「已經帶妳看了楓葉和芒花了哦!而且一次滿足,」
接著他拿起手中的相機又說這一定要拍照存證留念的
Bonnie:「可是楓葉長那麼高,拍起來又不好看」
Albert:「重點是有楓葉,妳已經有看到楓葉,所以不准再吵了」
.........
爬山要是啟動夫妻間的逗嘴模式,路途上就會感覺輕鬆許多,哈..不過雙腳的感受還是會讓你回到現實的
反正慢慢走,不趕速度,XD~
楓葉長得那麼高,沒有長鏡頭...殘念
雖然沒有福壽山的那麼好看,但也不錯了啦!(自我安慰)
馬那邦山南北共有三處登山口~「上湖登山口」、「珠湖登山口」、「天然湖登山口」
沿途步道整理完善,是為國家森林登山步道,登臨頂峰可眺望大霸尖山與雪山群峰,展望極佳。
「上湖登山口」與「珠湖登山口」中間,有條小路相連,就位於上湖登山口前面不遠處,
那裡有塊地圖,當時有群山友坐在那邊吃東西,Bonnie就不好意思拍照,
11:30才來到上湖登山口,登山口沒有設置任何牌子標示?只綁有登山隊的布條,
記得在山下時就先上洗手間,不然等來到這裡,就只能回歸自然了
登山口進來兩側是一大片茂密的竹林
步道狀況算不錯
原始的山徑,盤雜交錯的裸露樹根,不時要盯著路面看,走沒一會便氣喘吁吁
上山途中看到下山的山友悠閒的談笑風生,待會我下山時心境應也是如此吧!
12:00來到「上湖登山口」與「珠湖登山口」上來的銜接處,
往上一點點即來到古戰場紀念碑,馬那邦山也曾是泰雅族人與日軍的古戰場。
紀念碑碑文已經十分模糊,但還是拍一下當紀念,
旁邊有塊解說牌~抗日戰場遺址,馬那邦山是對日抗戰的古戰場,主要發生在這裡的抗戰有二場:
一為光緒二十一年(1985 )八月十四日,大湖區的隘勇義軍,聯合山胞,繼續抗日,
在馬拉邦山區展開殊死戰,我軍奮戰多日,終日武器不良而不敵,日軍則有官兵七十餘人戰死。
另一場戰事則是光緒二十八年(1902),日人對原住民展開全面的殺戮,
原住民忍無可忍下,憤而對日警發動游擊式的襲擊,在馬那邦山登山口至稜上石門一帶,
為昔日主戰場所在,現在尚有日基地遺址,日人亦在這個古戰場樹立諸多紀念碑。
這邊原本是日本人的「弔忠魂」紀念碑,民國73年才改為「古戰場紀念碑」。
一群登山客在此享用午餐
抵達一處空曠的平台處,唉!又是人山人海,
這裡是昔日的日軍軍營遺址
這處軍營,當時日軍稱為「草坪營區」,營舍位於峭壁之上,居高臨下、視野極佳,可監控附近泰雅族人的行動,曾為馬那邦山隘勇線上一個重要的據點。
木階梯往上
天然隘口~石門。
原來為一巨大石岩橫阻於陵線上,但因地殼變動產生斷裂,
過石門不久,在階梯旁看到指示牌,距離山頂只剩下0.18KM了
這個季節吸引相當多的登山客到訪,正逢中午,每到空曠處就有一支登山隊伍停留
連續陡上階梯,這段應該就是「好漢坡」,但因登山客多,走走停停,
美麗的山巒風光
來到珠湖/上湖登山口與天然湖登山口的交會處,
山頂前方的休息區,又是另一支登山隊伍,一路上山真的是每個休息處都擠滿了人呀!
有人在這邊煮東西吃,還有好多人泡麵,只是走過去就聞到~哇~好香呀!
大伙聊著天,就像菜巿場般熱鬧....
來到馬那邦山的山頂,海拔1406M,
這裡是一個擠滿了人的平台,難道是來到了觀光勝地??拍照得排隊哦!
一等三角點週遭都是人呀!
馬那邦山(馬拉邦山)海拔1406公尺,是為小百岳NO.37,位於苗栗縣大湖鄉東興村旁,
總爬升總下降約900公尺,以楓紅、雲海聞名。
山頂視野遼闊,可以眺望蜿蜒群山的大安溪和聖稜線
山頂這裡也有楓樹,這棵還沒轉紅呢
從我們停車的地方一直到上湖登山口再上到三角點,算是賞楓的精華路段
要是不想繞很大一圈,建議可以直接由上湖登山口往返,路程短又可賞楓
在山頂吃完麵包、飯糰就準備下山囉!哈~只能說人太多,太吵了,想快點遠離...
沿著木階梯往下走,經過剛才上來的交會點,不走原路,改直下,欲接往天然湖登山口
沿途充滿林蔭,這一段是很漂亮的木棧道
帶著微笑緩步下階梯,下山的心境果然是愉悅的呀!
經過大石壁區
一面斜斜的大石壁上長滿樹木、雜草,快被覆蓋了,若沒注意,可能就沒有發現了呢
一路在樹林裡穿梭,有闊葉林、杉林、櫸木林,還有附生於樹上的蕨類,林相十分豐富。
這段陡峭的階梯忽隱忽現,隱匿於竹林中
經過櫸木林
每一段路就有設置椅子可以讓登山客休息
馬那邦山天然湖出口
由此處天然湖登山口到馬那邦山頂2.2KM,到第二停車場為1.5KM
出口出來的右邊有條路,不過圍起來了
天空中有看到老鷹盤旋,不過太遠了,
產業道路旁的大片橘子園…好想吃呀!
天然湖私人停車場
光禿禿的梅樹
由山頂海拔1406公尺,下到天然湖登山口,再繼續下到天然湖第二停車場(海拔約970公尺)的路又長又徒,
打從山頂一路下來,落差約400多公尺, 對膝蓋負擔蠻大的
美麗的梯田
來到第二停車場了,這裡有廁所
第二停車場這裡即是馬那邦山南線登山入口
停車場旁邊一角
若是由天然湖登山口起登,可將車子停在第二停車場,
觀光草莓園
我們是由左上走下來的,照片中那群人是和我們走相反方向的~天然湖登山口進,上湖登山口出,往下走便是往第一停車場的方向
我們繼續往上走,由此路段開始便是早上來時開車行經的路段了
所以當你車子停的愈裡面,此時就要走的愈裡面
「天然湖」登山口附近有一條連絡小路可取捷徑繞回錦雲山莊,但我們沒找到,只好認命的踢馬路囉!
又見接駁車了,早上是載登山客上山,現在是接登山客下山
其實在時間許可下,搭11號車逛逛村莊也是挺不錯的
我們的O型行走路線:
由東興線(褐線)「上湖登山口」進入登頂,「天然湖登山口」下來,走天藍湖線(藍線)經第二停車場接回東興線(褐線),再踢東興產業道路回到義和停車場。
這段馬那邦山O型路線,總長11公里多,有2/3在走馬路,只有1/3在爬山,含休息耗時約6hr完成!!
肚子餓了,途中在鯉魚潭買香腸吃,還買了一袋100元的橘子,在山上看到一大片的橘子就好想吃了,滿足口慾一下,
哈~看起來一大袋,回家後才發現裡面有混幾顆都是微爛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