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末2:00在家裡集合,和晏一家、爸媽、婷到大坑走9號步道
是的,因為婷帶著Baby,還推嬰兒車,真的不敢多想走其他步道
將車子停在「經補庫停車場」再走過來
來時空位還很多,可能時間還早了些,太熱了,
回程時停車場幾乎停滿了車輛
瑾瑾現在有3個弟弟+1個妹妺,
來到叉路口,右邊階梯為「10號步道」,直走為「9-1號步道」,左邊的水泥產道為「9號步道」
原本想走10號步道上,9號步道下
但考慮此行有小朋友+Baby,還是認命的走9號步道吧!
大坑9號步道每逢假日都有許多人來運動賞風景,是最熱鬧也最平易近人的步道,自然攤販也多
進入9號步道前,兩側盡是商販~小吃、美食、農特產品、衣服、帽子、咖啡、飲品、水果...,想要吃吃喝喝是不成問題的,
今天9號步道兩側的攤販有好幾攤都休息,還真有點不太適應呢
來到9號步道和10號步道會合處
許久沒來,不知何時此處設了一個觀景平台
平台望出去的視野遼闊,只是今天沒什麼風
走9號步道上《觀音亭》約1小時,
來到觀音亭,小朋友興奮的馬上跑去玩了,大人們則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
這裡有桌椅、廁所、補充飲用水(有飲水機)、兒童遊樂區,
假日廁所附近還有賣飲料、茶葉蛋等物的小販,因此是逗留的好地方。
感覺運動量還不夠,和Albert說利用小朋友在此玩樂的時間,快速去走6號步道接到風動石往返
《觀音亭》的廁所旁即為6號步道通往《風動石公園》的入口,
6號步道位於軍功寮以北山區的風動石森林公園,由觀音亭接6號步道約走20~30分鐘就可到達
晏說她沒走過,因此也一同前往
6號步道已經重新整修過了,多了這座繩索吊橋,吊橋前身是一座舊木棧道
6號步道沿路也都不太一樣了,變得比較好走了
之前還蠻喜歡6號步道,喜歡它的原始、自然,走起來較為有趣
如今在人工化後變的安全許多,自然的韻味變少了
繼續前往風動石公園
6號步道頗有起伏,能夠充分享受到登山健行的樂趣
很喜歡這段相思林路段,
6號步道的出口處會接至產業道路,往左方步行約1分鐘就可以發現風動石公園
風動石公園也有桌椅和廁所,但無飲水機,無法補充飲用水,
風動石奇景因在921大地震時出現裂痕及傾斜,政府為了保護只好以鋼板繩索加以固定,而形成現在的模樣。
突然心血來潮,打算由7號步道下山,再接由6號步道回到觀音亭
原本晏怕小朋友等太久,想原路折返
Bonnie想說難得有機會沒有小朋友同行,我們三個人可以快步走完(其實三個人中最肉腳的是Bonnie)
7號步道蜿蜓於山林中,石板路、水泥路交錯,十分平緩好走,沿途充滿綠蔭,環境十分清幽,
6~10號步道路線圖
6號、7號、8號步道可從二個入口處進入,一從松竹路穿過墳墓地,循產業道路依指示牌到達6號停車場攀登而上。
另一從光西巷進入,直接到達半山腰之觀音亭,再循木棧步道徐步而上。
6號、7號、8號步道:全長分別為1650公尺、1380公尺、1400公尺,此三條步道坡度平緩,適合男女老少攀登,終點都可接至風動石公園。
若由6號停車場攀登,途經觀音亭到達風動石,約需1小時40分鐘。
6、7號可構成環線回到停車場
下山的坡度相當平緩,沿途沒有停留,也沒有喝水,就是一直趕路...
登山口處有停車場與乾淨的廁所,
臉紅通通的很熱,洗臉降溫一下
6號步道登山口,一開始是石階步道
前方兩個人衝得飛快
沒一會晏就不見人影,要不是Albert邊等Bonnie,想必也不見人影啦!
Bonnie在後方追趕的氣喘吁吁
不管是走階梯或是直走,兩邊都可以通往觀音亭
此時Bonnie沒力啦!就不逞強了
6號步道接產業道路出口
沿產業道路往上
又接回9號步道了(9號步道終點木椿)
和其他人會合後,Bonnie和Albert走10號步道下山,其他人都走9號步道下山
10號步道蜿蜒曲折,雖只有短短的1.2公里左右,但全程階梯數較多,配合上上下下的地形,對於腳力是一大考驗
想要鍛鍊體力的人以10號步道為主準沒錯,而親子族群的多以9號步道為主。
哇~真的是挑戰性十足呀!
還好是下坡....XD~
發現走10號步道的人們也挺多的
這一路真的流很多汗,不過也很舒服
最後一段路了
回到10號步道入口
大坑10號步道全長約1200公尺,入口由北屯區東山路轉入經補路,位於農夫市集旁,與地震公園相距不遠,
連結9號及9-1號步道形成環狀登山路線,通往觀音亭休息區;另與6號步道相通,形成登山路網,是中市大坑風景特定區最熱門路線。
好漂亮的鳳梨,買了三顆
我們下山的速度還是比其他人(走9號步道下山的人)晚了一步,他們已經到停車場了....